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
小说相关信息
书名: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
作者: 林景云
出版时间: 2023年9月
出版社: 新华出版社
书籍简介:
本书以俄国文学巨匠列夫·托尔斯泰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切入点,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西方思想家如何被东方智慧深深吸引,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尝试将两者融合,寻求人类精神与道德的共同升华。小说以托尔斯泰晚年的生活为背景,结合他对中国经典著作《论语》《道德经》等作品的研究,展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碰撞与共鸣。书中不仅有对托尔斯泰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,还融入了大量历史细节与哲理思考,是一部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的作品。
自编目录章节
第一部分:相遇东方
1. 序章:孤独的巨人
- 描述托尔斯泰晚年生活状态及其精神危机。
- 提及他接触中国文化的契机——一本由传教士带来的中文译本《道德经》。
2. 初识孔子
- 托尔斯泰阅读《论语》的过程。
- 对儒家“仁爱”理念的初步理解与困惑。
3. 老子的启示
- 深入探讨《道德经》中“无为而治”的哲学思想。
- 托尔斯泰如何从道家学说中找到心灵慰藉。
4. 跨越语言障碍
- 借助翻译家的帮助,托尔斯泰学习汉语。
- 他对中国文字之美的迷恋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反思。
第二部分:思想交融
5. “宽恕”与“慈悲”
- 托尔斯泰将儒家的仁爱与基督教信仰相结合。
- 他在俄罗斯乡村推广非暴力抗争理念的努力。
6. 自然的力量
- 道家思想如何影响托尔斯泰对自然的态度。
- 他晚年隐居庄园时的生活点滴。
7. 文学与哲学的对话
- 托尔斯泰与一位虚构的中国学者之间的通信往来。
- 他们围绕“幸福”“自由”等主题展开讨论。
8. 未竟的篇章
- 托尔斯泰计划撰写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小册子。
- 因病未能完成手稿,留下遗憾。
第三部分:永恒的回响
9. 灵魂的归宿
- 托尔斯泰去世前的精神状态。
- 他对中国文化的执念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课题。
10. 东西方的桥梁
- 后人如何继承托尔斯泰的思想遗产。
- 中俄文化交流的新篇章。
11. 尾声:传承的力量
- 以托尔斯泰的墓地为结尾,象征他对人类和平与和谐理想的不懈追求。
本书通过托尔斯泰这一历史人物的经历,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独特魅力,同时也鼓励读者重新审视自身价值观,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猜你喜欢
最新文章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