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恒大将以每股16.5到17.2港元的价格配售4.9亿股股票
观点地产网10月13日,受台风影响,天文台挂出八号风球,并预计全港仍有一段时间会受烈风威胁。这一天,港交所的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全部暂停交易。
不过,在这个国际性金融中心里,资金依然不停地流动。其中一笔多达10.9亿美元的资金,或许在不久后将流向中国恒大。
当天下午,据媒体援引销售文件披露,中国恒大将以每股16.5-17.2港元的价格配售4.9亿股股票,该公司在本次配股中筹资最多10.9亿美元(约84.475亿港元)。
观点地产新媒体不完全统计,若上述消息属实,这几乎是2020年以来房地产企业配股融资额度最高的案例之一。
今年包括世茂房地产、新城发展、融创中国、永升生活服务、万科、绿城服务、富力等房企及物业公司均采用配股方式融资。其中1月10日,融创中国宣布以42.8港元/股配售1.8692亿股,融资规模80亿港元;6月4日,万科宣布配售3.155892亿股,总额预计78.9亿港元。
而从定价来看,市传中国恒大的配售价格每股16.5-17.2港元,较10月12日收盘价折让最高14.68%,较5日成交均价折让16.67%,较30日成交均价折让4.79%,与同行属于中高水平,多少反映出融资一方所做的让步。
纵观年内通过股权融资的企业,所选择兑付的币种则并不完全统一,比如上述融创、万科所用的港元,新城发展以及中国恒大所用的美元。
与恒大有过合作的金融机构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解释,在用美元定价是惯常做法,突出哪个币种并不十分重要。实际上港元兑换成美元也是一道简单的程序,用时亦不长。
唯一缺点就是,港元兑换美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换汇费用。
对于中国恒大此番融资10.9亿美元,该人士透露,恒大基本是定向配股,而且认购方也已基本确定。募资的用途或主要是偿还存量债务。
“美元近期出现贬值,因此(企业)比较容易获得融资,”其续指,“恒大这笔融资10.9亿美元比起债务规模算比较小的,需要用来偿还境外债,就选择了短平快的方式,也避免换汇产生的费用。”
无独有偶,此前一日,融信中国也宣布于公开市场回购本金额为1900万美元2024年到期的6.75%票据。当时市场分析,融信提前回购还有4年期限的境外债,也有汇率优势的考量。
如果说中国恒大2015年配股时,市场的讨论焦点是其被做空的股价,那该公司如今的配股,则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债务问题。
作为房地产龙头级别的销售房企,恒大的负债规模同样属于现象级。
截止2020年6月30日,中国恒大披露,本集团的借款为人民币8355亿元,较去年底增加356亿元,其中23.8%以美元及港元计值;其中一年内借款为3957亿元,占比47.4%,去年底则为3721亿元。
近年来国家对金融的管控升级,“降负债”实际上已成为中国恒大的“最终目标”,这种经营思路的转变在今年下半年“三条红线”出台的语境下更显迫切。根据半年财务数据,恒大三条线全踩,处于红色区域,按照监管规则,企业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。
而中国恒大降负债的方式主要概括为三大类:加大销售及回款,控制土地储备,以及分拆资产上市。
其中在全国楼盘促销的拉动下,9月1日-10月8日,中国恒大实现合约销售1416.3亿元,年内累计销售5922.5亿元,占6500亿元合约销售目标的91.1%,占内部目标8000亿元的74%。销售回款方面,该公司上半年回款率为90%。
分拆方面,此前恒大物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并引入235亿港元战略投资;9月15日,恒大汽车配售1.77亿股股份,筹资39.99亿港元。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,一般情况下,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可增加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现金、资本公积,以及现金流量表的融资现金流。
在既定的降负债战术以外,为解除资金警报,恒大近期还祭出了其它特殊手段。9月29日,中国恒大子公司恒大地产与1300亿元战投中的863亿元战投签订补充协议,后者同意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;剩余437亿元战投,基本处于商谈或商谈完毕阶段。
据了解,在上述签约之前,恒大地产须在2021年1月31日前偿还战略投资者1300亿元本金并支付137亿元分红。1300亿元由权益变成负债,资产负债率将大幅攀升至90%以上。
另于10月12日,恒大地产宣布发行不超过21亿元公司债券,这也是9月下旬传出债务压力风波以来恒大罕有的境内债市试水举动。外媒对此评论,发行情况将凸显在岸投资人对该公司的信任是否已有所恢复。
相比于发债借新还旧,13日传出的中国恒大配股举动,或许对降负债有更显著的推动——股权融资可增加公司自有资金、股东权益,降低资产负债比,以及降低财务成本。
需要注意的是,恒大就纾解资金债务问题做出一系列努力的同时,金融机构方面却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。
据彭博披露,民生银行要求分行不在对恒大新增信用贷款,并压缩包括债券投资在内的存量债务规模,其它诸如农业银行、浙商银行和工商银行在内的债权银行也有类似举措。
资本市场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指,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举措调整是常态性行为,根据不同时期支持或谨慎,不会一成不变。但各家机构的调整也不尽一致。
解局 | 从局外到局内,观察和解读行业、企业与市场的真实一面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猜你喜欢
- 11-13
- 11-13
- 11-13
- 11-13
- 11-13
- 11-13
- 11-13
- 11-13
最新文章
- 11-14
- 11-14
- 11-14
- 11-14
- 11-14
- 11-14
- 11-14
- 11-14